买了房子后想要退房,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发出退房通知
通过挂号信、传真或电话向开发商发出退房通知。
如果是因为开发商的责任导致退房,开发商应承担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包括贷款利息、首付款的存款利息等。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贷款申请未批准或合同双方对付款方式不能协商一致等原因导致退房,开发商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办理相关手续
督促开发商在提出退房要求后15日内负责办理购房人与贷款银行解除或终止合同的全部手续。
督促开发商将全部购房款返还给购房人。
办理停止向公积金管理机构或贷款银行还款的手续。至此,消费者与银行解除借款合同,而在开发商退回全部房款后,购房人与开发商的买卖合同也意味着得以解除。
协商与法律途径
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退房,签订退房协议,明确违约责任划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详细说明。
如果双方不能协商一致,买房人可以通过正式书面通知开发商要求解除合同,通知到对方,合同即解除。开发商有异议可向法院起诉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注销备案
合同解除后,双方还需要到房管局注销备案。
注意保留相关证据
在整个退房过程中,注意保留好相关合同和凭证,确保合法权益。
建议:
在退房前,先与开发商进行充分沟通,明确退房原因和具体流程。
如果涉及贷款问题,及时与贷款银行联系,了解解除贷款合同的具体要求和费用。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聘请律师起草法律文件并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