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特点分布

一、地形特点
- 地貌类型齐全: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地形类型一应俱全,交错分布。
- 地势差异大:甘肃省内最高海拔处是祁连山主峰团结峰,海拔5547米;最低海拔处是陇南白龙江中游文县罐子沟,海拔550米,这种巨大的海拔差异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 狭长状地形:甘肃省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也有说法为东西跨度1480公里,南北跨度1132公里,但不影响其狭长状的基本特征)。
- 地势倾斜:整体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
二、地貌类型及分布

丹霞地貌
- 山地陇南山地: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清流不息。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
- 高原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但现今部分地区较为贫瘠,但蕴含着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甘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草滩宽广,水草丰美,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塞上江南
- 平川、河谷甘肃省内也存在平川和河谷地带,如河西走廊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和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 沙漠、戈壁甘肃省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分布有沙漠和戈壁,如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以及部分未开发的荒漠区域。

黄土高原
三、特殊地貌
甘肃还拥有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峡谷地貌、冰川地貌和冰川峡地貌等七种特殊地貌,这些地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宝库,也是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河流水系特点分布

一、水系分布特点
甘肃省境内河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涵盖九大水系。这些水系分布广泛,各具特色:

- 黄河流域:黄河流经甘肃省中部,其支流众多,包括洮河、湟水、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渭河、泾河等五个水系。黄河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 长江流域:主要集中于甘肃省东南部,包括嘉陵江水系的西汉水、白龙江等河流。这些河流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 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个水系,主要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这些流域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水。
二、河流分布特点

- 数量与流量:甘肃省河流年总径流量较大,达到603亿立方米(据不同来源数据有所差异,但均在较大数值范围内)。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
- 地区差异:东南部地区河流数量较多,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西北部地区河流数量稀少,气候干旱。
- 水利条件:黄河流域的水利条件较为优越,但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长江流域的水能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内陆河流域则主要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受季节影响大。
三、湖泊分布特点
- 数量与类型:甘肃省的湖泊数量相对较少,但类型多样,包括天然湖泊、人工湖泊等。如达尔宗湖、尕海湖等高山湖泊,以及金塔鸳鸯湖、月牙湖等人工湖泊。
- 分布区域:湖泊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南部和西部地区。南部地区的高山湖泊多与河流相连,是重要的水源地;西部地区的人工湖泊则多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 生态环境:湖泊周围的生态环境多样,包括草原、森林、湿地等。这些生态系统为湖泊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四、综合特点
- 地域性差异显著:甘肃省的水系、河流、湖泊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显著。
- 资源潜力大:尽管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但甘肃省整体水资源蕴藏量较大,特别是水能资源和冰川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 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干旱、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影响,甘肃省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治理。
气温气候特点分布
一、气候类型多样
甘肃省位于我国气候自东南温暖多雨带向西北内陆干旱少雨带逐渐变化的过渡地带,因此其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甘肃省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这种多样性使得甘肃省在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二、干旱缺雨,温差较大
甘肃省总体气候较为干旱,年降水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00~860毫米之间,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同时,甘肃省的温差也较大,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之间,以及昼夜之间。

三、四季气候特点明显
- 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从西北往东南由-11.9℃到3.8℃不等。这一时期,甘肃省常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寒潮和强降温天气。
- 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春季是甘肃省气温回升较快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天气多变的时期。
- 夏季:气温高,降水较集中。夏季是甘肃省降水最多的季节,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这一时期,甘肃省常出现高温天气和暴雨天气。
- 秋季:降温快,初霜来临早。秋季是甘肃省气温逐渐下降的季节,同时也是农作物成熟和收获的时期。
四、日照时间长
甘肃省全年日照时间在1975-3300个小时之间,充足的日照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甘肃省地形狭长,南北和东西地理跨度都很大,这种地形特点对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例如,处于东南部的陇南石山森林区具有南方湿润区的气候特征;河西干旱区绝大部分地方则与新疆内陆沙漠区一致,气候干旱少雨;而甘南高原的气候特征与青藏高原东部相同。
六、气象灾害频发
甘肃省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这些气象灾害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