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中安镇|一个因祈求平安而得名的地方

时间: 2024-12-10 08:40:38



中安镇,位于富源县境北部,地处东经103°56',北纬25°,是县委、政府机关驻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与贵州平关为邻;西与沾益县白水镇相连;南依墨红镇、大河镇;北抵后所镇,历为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古有滇黔锁钥之称。


土地总面积495.0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6.5平方公里。有15个社区97个居民小组109个自然村。



地名由来


中安街道因祈求平安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元代时期,中安街道境域为罗山县平夷乡民安里(乡、里治今县城)。

明代时期,为平夷千户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后,为平彝县民安里。

民国时期,里改区,为民安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为中安镇。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至1950年3月,更名立基镇。

1950年4月,设平彝县清溪区。

1952年8月,为平彝县清溪区。

1957年5月,撤区并乡,分属龙海、多乐、中安3乡。

1958年10月,撤区乡建制,分属龙海、海坪2公社。

1959年10月,增设凉水井公社。

1962年10月,设城关区。

1970年4月,区改公社,公社改大队。

1981年10月,中安镇由城关区析出置区级中安镇。

1984年2月,撤公社建区,分属中安镇和城关区。

1988年2月,城关区并入中安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中安街道辖15个社区:清溪社区、太和社区、东门社区、王家屯社区、富源矿厂社区、东堡社区、龙海社区、莲花社区、紫泉社区、石缸社区、回隆社区、龙潭箐社区、厦格社区、海坪社区、寨子口社区;中安街道办事处驻清溪社区东河路169号。



气候


中安街道多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无霜期235~241天,日照时间1980小时。




人口名族


中安镇辖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7个村民委员会,182个自然村,14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15万户,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7万人,非农业人口45.06万人,占总人口的38.2%;少数民族人口6168人,占总人口的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8.3人;




风景名胜


境内有胜境关、文庙、中山礼堂等名胜古迹和体育公园、旧城山公园等城市景观,是东汉经师大儒尹珍、抗日民族英雄王甲本等历史名人的故乡,是富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胜境关


胜境关位于富源县城东南7.5千米滇黔交界的山脊上,又称界关。老黑山南北纵贯100余千米,山势陡险,惟胜境关山势较低,而且有一条驿道通向贵州,所以这里是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关隘。





富源县境内的礼堂


富源县中山礼堂建成于1945年,中西结合,建筑风格独特,造型独具匠心,迄今经历了66年风风雨雨,基本保存完好,是当地标志性建筑之一,最近,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推荐拟申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


文庙古建筑和其所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实物史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乃人文荟萃之地,文庙开现代学府之先河,使置身在里面的人们得到人生和哲学诸多方面的启示,是继承和弘扬及传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优秀历史文化艺术的人文圣地。




文庙又是古代尊师重教,提倡礼仪道德为本道德为本的宣讲地,在“以德治国” 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声中,保护和挖掘文庙所蕴含的优秀文化艺术内涵,汲取精华服务于现代社会,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继承祖宗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艺术,并将其发扬光大,不失我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地方特产


中安街道名优特农产品有清水梨、魔芋胶、胜境德酒等。


水蜜梨曾是富源历史上的地方“贡品”,原产中安镇清水沟村,又名“清水蜜梨”或清水梨。现年产果量约14万公斤,主要分布在县城西面的海坪、厦格、石岗、寨子口等地。




魔芋主要生长于梳林之下,种植于山地,属于碱性食品,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并且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效。



过胜境关,喝胜境德!比起省外的大品牌,它属于云南特有的小曲清香型白酒,在酿造工艺和口感上都有很多独特之处,所以有非常多的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