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介绍,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主要是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检测和评价,目的是掌握职业病发病情况,变化趋势和规律等,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和存在的风险,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健全监管工作机制提供依据和支撑。
经过努力,目前监测工作已经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具体来说,就是对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重点职业病监测县区和所有职业病病种全覆盖。
2024年,对近7万家用人单位的50余万个重点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进行了现场检测;对500万名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患者进行了尘肺病筛查,此外,各地组织对2400余万名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从监测结果看,工作场所的环境和条件逐步好转,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的意识逐步增强,反映职业病防治规范管理的相关指标,如危害因素的申报、日常监测等指标持续改善。但噪声超标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矿山、机械制造等行业风险较高,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基础亟须加强。
对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依法依规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分类处置。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岗位,用人单位应加强治理,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发现的职业禁忌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不得让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发现的疑似职业病,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组织安排诊断。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史迎春)
原稿点击>>国家卫健委:噪声超标问题较突出 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亟须加强-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