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再灵活工作推进会在里水镇北沙社区举行。作为南海区深化农村改革“六活”举措的关键落地行动,会议以“资源利用更灵活”与“经营运作更专业”为核心议题,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项目签约及“并社”授牌等环节,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为全区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活资源:四大合作开发模式盘活农村土地资产
农村集体经营的“灵活”,首要在于让沉睡的资源“动”起来。自2024年底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结束、出租出让等交易暂缓后,如何合规高效盘活土地资源成为关键课题。
会议详细解读了在今年7月出台的《新形势下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合作开发模式及操作指引(试行)》,明确当前阶段可采用的四大合作开发模式,为基层提供清晰“工具箱”。

四大模式具体包括集体自有资金开发模式、多个主体合作开发模式、“高端定制+合作开发”模式(分润模式)以及二级市场交易模式。
四大模式各有侧重、精准适配不同场景:集体自有资金开发模式,由资金雄厚、经营能力强的集体经济组织独立投资建设运营,建成物业通过“三资”平台出租;多个主体合作开发模式,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与镇属企业、其他经合社等联合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高端定制+合作开发”模式(分润模式),先按潜在承租方需求定制建设,再成立混合所有制物业公司按股权或约定比例分润;二级市场交易模式,规范已取得使用权土地的再次流转,激活存量土地的二次开发潜力。
为让改革经验可复制、可推广,会上,4个典型社区结合实际案例分享资源盘活的实践经验。其中,西樵镇西樵社区利用区位优势,将集体闲置资金投入2400平方米闲置地,建设9000平方米商业楼,目标交付后3个月内实现80%出租率。
狮山镇罗村社区则聚焦“多个主体合作开发”,复盘其从“资金短缺”到“收益倍增”的转型历程。该社区通过三种合作模式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4个项目共15万平方米物业,同时购置银行营业部、金湖市场等优质资产,进一步拓宽收益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南海区推动资源利用“灵活化”始终坚守“三条红线”——坚守集体所有制、保护农民权益、符合国土空间规划,通过机制、模式与管理创新,在合规框架内最大限度释放资源潜能,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筑牢资源基础。
强经营:“人才+组织”双轮驱动集体经营更专业
资源“活”了,更需要专业力量让经营“强”起来。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南海区直面集体经济发展瓶颈,从“人”与“组织”两大核心维度发力,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模式向现代化、市场化转型。
在“人才赋能”层面,南海区通过选派职业经理人解决集体经济“不会干、干不好”的能力问题。截至2025年,全区已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派职业经理人33名,为项目运营、市场开拓提供专业支撑。
会上,派驻西樵镇上金瓯社区的职业经理人程燕文分享实践成果。2023年,松塘片区的8个经济社联合成立文旅公司,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升级游客中心与标识系统、引入智能停车系统;同时盘活闲置物业引入特色餐饮与咖啡店,开发研学课程及文创产品,打造“四季松塘”品牌。2024年至今,景区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1.5 万多学子参与研学,文旅产业成为当地集体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在“组织赋能”层面,南海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强村公司,打造对接市场的“抓手”,破解“规模小、实力弱”的主体困境。截至目前,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设立公司61个,2025 年度“分润模式”意向交易项目达23个,其中6个已签订合同,17 个正推进前期准备与招商洽谈。
会上,3个社区分享强村公司运营成效。其中,丹灶镇荷村社区2023年8月成立荷村公共服务运营公司,引入“乡村CEO”,拓展园区保洁、绿化、安保及文旅招商业务,2024年签订项目合同28个,金额达1530多万元,还通过“分润模式”运营电动汽车充电站,实现“基础收益+增量分红”。里水镇北沙村作为革命老区,成立南海南叁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佛山首个红色沉浸式体验项目《北沙1946》,吸引2500多人体验、营收超23万元,让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推进会现场还举行了多元经营业务、强村公司“分润模式”、经联社集约工业厂房经营等多领域项目签约仪式,涵盖市政类、服务公益类、农文旅类等多个类别合共25个项目,签约金额超9500万元,为集体经济从传统租赁经济向现代化经营转型注入新活力。
优组织:“并社”改革激活集体经济新活力
无论是资源盘活还是专业经营,都离不开高效的组织架构作支撑。为打破传统分散经营的局限,南海区进一步探索“并社”改革,以组织整合为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会上,九江镇海寿村新组建的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获颁机构代码证,标志着该村将原有15个经济社整合为3个的改革举措落地实施。获颁机构代码证的3个新经济社分别为: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海寿村上沙股份经济合作社、上源股份经济合作社、新中股份经济合作社。

此次海寿村经济社合并,是南海区在2024年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取得的决定性进展。改革聚焦“资源整合”模式探索,通过合并分散的原有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村内土地、资产、人力等资源的统一规划与运营,构建起资源共享、互补互利的发展新局面,以适配农村现代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时代需求。
从发展意义来看,“并社”改革不仅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架构的一次创新调整,更承载着多重价值:从经济发展维度看,通过优化组织架构与资源供给、配套供给体系,集体经济组织能更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从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维度看,整合后的经济社更便于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而助力农民增收,切实提升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对下阶段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是改革不停步的历史担当;二是资源再集约的精打细算;三是主体要稳定的根本策略;四是就业更充分的共同富裕;五是劳动最光荣的乡风文明;六是村务规范化的长治久安。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俏婷 通讯员南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