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共同绘就万千气象壮丽图景

时间: 2025-07-25 08:54:00

东安湖畔,两场跨越时空的演出正在上演。东安湖的蜕变,得益于大运会的举办。“成都成就梦想”这句响亮的口号,如同蝴蝶振翅一般,激发着一座城市蓬勃向上的动能。

在高新区桂溪生态公园,孩童们笑声清脆。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乐园。

2023年7月,两年前那个青春激扬的夏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并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

“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绵绵厚望,念念于心。

这些催人奋进的深情话语,化作奋斗追梦的强大力量,成为砥砺向前的指南和路标。

又是一年盛夏时。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拼搏奋进、创新创造,成都正努力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新图景!

强定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

城市前进的步伐,总是因为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而铿锵昂扬。

7月的兴隆湖,水清岸绿,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湖滨场馆即将投用。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擘画了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

2023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并宣布大运会开幕。“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包含着诸多期许,赋予成都更重要的角色定位和使命责任。

新的征程上,成都站位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观大局之所需,尽一域之所能。

齐心唱好“双城记”。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成都与重庆的双核联动联建不断走深走实,“经济圈”正在成为“活力圈”。

全力建好“示范区”。成都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城市更新等统筹联动,谋划更多“小切口”的民生务实举措,持续点亮烟火里的幸福。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支持成都全面增强经济增长动能,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当下的成都,正聚焦“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定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动能,提升竞争力。

7月24日,成都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出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10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一个现代化的成都,堪当时代重任。一个硬实力的成都,折射万千气象。一个幸福宜居的成都,让每个人心有所归。

“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的战略目标始终不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蓝图既管全局又管长远。目标既定,必须扭住不放,在新起点上书写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篇。

7月11日,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持续塑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体品牌,将培塑更多展现锦绣山水、蜀风雅韵、巴适安逸的文旅新名片,让“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成为文旅风尚和消费潮流。

新征程上,成都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楫笃行,保持战略定力,铆足干劲,努力把总书记擘画的战略蓝图、赋予的时代重任变为现实,在服务国家战略、全省发展大局中走在前列。

增实力

紧扣目标强动能

7月18日,中国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在成都点亮,“人造太阳”的梦想加速“照进现实”。

近年来,成都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呈现向好态势。

看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建强创新平台,高标准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建设;增强转化能力,深入开展“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做强创新生态,组建成都场景创新促进中心……锚定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成都创新的活力、创造的激情奔流竞发。

看经济增长量质齐升——

去年以来,成都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着力培塑“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市场信心不断增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创新组建成都招商中心,推动蓉品蓉企“出川出海”……成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多措并举推动消费火、投资旺、外贸稳,跑出增长加速度。

看产业发展向新攀高——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去年10月,成都部署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今天的成都,优势产业稳步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已拥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为西部之最。

看对外开放活力四射——

4月15日,成都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紧接着第二天,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拉开帷幕……成都始终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开放经济持续扩大、对外交流深化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让成都发展融入世界,也让世界看到成都魅力。

高质量发展铸造城市硬实力。一张张“成绩单”,诠释着成都牢记嘱托、走在前列的奋进担当。

扬活力

幸福成都再出发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

7月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

“城”为人而建、“市”因人而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成都坚持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向着让城市更美好幸福的目标不断迈进。

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更集约更高效——

从2024年11月,确定15个县(市、区)最新定位,再到以“1+5+4”为抓手,推出《成都市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成都正在让城市结构更优化,让品质再提升。

转变发展动力,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

以“立园满园”行动为路径,成都就是要突出专业化、特色化方向,以融合式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城市风貌的各美其美,也需要因地制宜。今年1月全面启动“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以来,成都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已实现100%,200个街巷街角将化身“金角银边”。

幸福是城市的“里子”,也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聚焦“投资于人”,今年以来,成都先后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点领域工程项目计划、民生项目机会清单等。

开展“开门治堵”,21家医院从“堵到心慌”变为“有序通行”,目前全市第一批交通堵点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第二批实施进度超八成。

建设“智慧蓉城”,市民诉求15分钟抵达镇街……让温度更暖、精度更细、智慧化程度更高,城市的幸福度才会不断攀升。

幸福城市,既有山水人城之间的和谐相融,亦不乏文商旅体各方面的活力绽放。

以文润城是重要支点,连续6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成都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位;以绿着墨是鲜明底色,成都的绿色低碳产业和零碳社区案例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品牌,今年以来,55场大型演唱会拉动综合消费31.5亿元,全市上半年接待游客数量已突破1.6亿人次……

城市之进,不在一朝一夕的跃升,而在一以贯之的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人民城市理念始终贯穿成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当前,成都正处在优势再造、蓄势突破的关键时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将“敏感敏锐、立说立行、创新创造、认真较真、实干实效”作风贯穿城市工作全过程,定能不断开创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