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跨越山海的影像共鸣!《共创未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主题影像巡展》南京站开展

时间: 2025-09-06 11:57:00

2025年9月5日,国家艺术基金 2025 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共创未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主题影像作品巡展》南京站,在南京传媒学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作为继南宁、泉州、深圳三站后的全新站点,南京站以 132 件影像力作延续 “中国与东盟命运与共” 的时代叙事,为这场跨国文化交流注入独特的 “南京力量”。

本次展览由广西高校摄影学会主办,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江苏高等教育学会摄影专业研究委员会联合协办。作为长三角前沿阵地与江淮区域核心引擎,南京凭借 “创新活力” 的城市底色与 “天下文枢” 的千年文脉,为这场跨越国界的影像对话赋予 “科技 + 人文” 的双重基因 —— 既以现代视角呈现影像艺术的创新表达,又以古都底蕴呼应中国与东盟的历史情谊。

开幕仪式上,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黄秀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罗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刚,《中国摄影家》杂志社长阳丽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贾方等来自 30 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代表、师生,连同摄影爱好者近 200 人共同见证。众人齐聚美术馆,在光影交织中开启这场关于 “命运共同体” 的视觉探索。

作为连接长三角与东盟的文化枢纽,南京的历史厚度与当代活力为展览赋予特殊意义。此次巡展以 “亘古今”“风同礼”“万物生”“共未来” 为四大叙事经纬,构建起跨越山海的视觉史诗:作品涵盖照片与视频两大类型,题材从历史文化遗迹的沧桑、当代城市景观的活力,到自然风光的壮美、民俗生活的鲜活,每一帧画面都是对 “和而不同” 哲学理念的深刻诠释,每一次快门定格都在书写着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江南故事”。

值得关注的是,南京站特别增设专属单元 —— 第五篇章《生生与共》。该单元聚焦高校青年教师的摄影创作,创作者以理性视角与细腻影像,记录人类在大地之上留下的建筑印记与生活痕迹,用青年视角解读 “命运与共” 的时代命题,为展览注入新鲜思考。

开幕当日,展览同步举办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宪标担任学术主持,40 余位专家学者围绕 “影像艺术如何传递跨国情谊”“‘命运共同体’主题的视觉表达创新” 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影像创作与文化传播提供多元思路。

据悉,本次巡展为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南京站展期将持续至 9 月 29 日,后续还将前往西双版纳继续传播。目前展览已向公众开放,欢迎市民、摄影爱好者及高校师生前往南京传媒学院美术馆,在光影中感受中国与东盟跨越国界的情谊,共赴一场 “回望过往、共创未来” 的影像之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戎毅晔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