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日报】

奈雪的茶以“好运紫”作为卖点营销,将全线产品换上“紫色外衣”。
“奶茶甜一点,快乐多一点”“一天一杯都不够,早中晚各一杯才过瘾”……立秋以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不断在网上升温,并很快转化为线下销售热点。还有家长表示“要和娃一起喝‘秋一杯’,把娃培养成我的奶茶搭子”。我市多家奶茶店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门店多次出现爆单,让店员们应接不暇。
火爆
多家门店爆单 “一杯秋茶游海岛”成新现象
在厦门买一杯奶茶有多容易?记者通过高德地图实测发现,奶茶店在厦门不但数量多,而且密度还高。以湖滨东路某居民小区为中心,距离1公里以内就有26家奶茶店。在SM商业广场、湾悦城、大悦城等岛内外商圈,每个商圈至少聚集5家以上奶茶店,包含奈雪的茶、喜茶、古茗、霸王茶姬等品牌。
受益于外卖平台的竞争,立秋前后的“奶茶狂欢”让这些品牌迎来订单量的峰值。据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介绍,奈雪今年立秋以“好运紫”作为卖点营销,将全线产品换上“紫色外衣”,凭借“奈雪一杯紫,秋日行好运”的情绪卖点,受到大量年轻顾客的青睐。
同样的火爆现象也出现在喜茶门店。据喜茶负责人介绍,喜茶近期多家门店出现爆单。“这与我们和大热IP《CHIIKAWA》联名活动正式上线的引流密不可分。”该负责人说,目前厦门SM城市广场店还设有可以让《CHIIKAWA》爱好者们与其中动漫角色合影的打卡装置,吸引他们到店打卡。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立秋节气前后,厦门迎来“秋茶”消费热潮。平台饮品订单量同比增长45%。“值得关注的是,厦门凭借旅游城市优势,异地游客的奶茶订单同比增长达31%,‘奶茶+旅游’新业态正在兴起。‘一杯秋茶游海岛’成厦门旅游新现象。”美团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说。
有人因“秋一杯”破戒 有人“只要想喝就来上一杯”
“我也在立秋那天收到了一杯奶茶!”市民吴女士在今年立秋当天收到了来自爱人林先生“爱的礼物”。“平时怕胖,不常喝奶茶,最近受到‘秋一杯’话题影响开始喝奶茶了。”吴女士说,“最多一天一杯,而且只喝微糖的,怕糖多发胖。”
和吴女士一样受“秋一杯”话题影响“破戒”的还有陈女士。最近她在网上下单,点了一杯奶茶,不另外加糖。“算是给工作忙碌的自己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吧。”陈女士说,20元是上限,且一定会注意商家是否采用纯牛奶。她比较在意健康和不发胖,所以买奶茶时这两点也是除价格外会考虑的因素。
“喝奶茶能让我放松,是上班必须的!”作为“重度奶茶瘾患者”,门先生平时上班的休息间隙,就会来一杯奶茶调整心情。
“无论上班、在家还是逛街,只要想喝就来上一杯。”洪女士说,“喝奶茶、探店已经成了我和朋友们的一种社交方式,价格是其次,关键是奶茶的好看、好喝能出片!”洪女士边说边向记者展示朋友圈里她与朋友线下打卡、碰杯的照片。
建议
一个月宜控制在两杯内 12岁以下儿童慎饮用
虽然奶茶大受欢迎,但也有人担心“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为此,记者联系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栗华,从健康角度为市民提供饮用奶茶的合理建议。
栗华认为,每月饮用奶茶宜控制在两杯以内,一杯奶茶平均含糖50g(超日需2倍)、反式脂肪2-4g,每月饮用超2杯可使糖尿病风险增加26%,且单日最多饮用1杯,选择鲜奶基底、无糖、无小料的奶茶饮用,这样可以将一杯奶茶的热量控制在150kcal左右,且饮用当天需减少碳水和脂肪的摄入,以抵消奶茶带来的额外热量。
一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约等于3罐可乐,儿童饮用可能影响神经发育,因此不建议12岁以下儿童饮用奶茶。对于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奶茶磷含量可干扰钙吸收,对骨骼发育不利,建议少饮用。此外,孕妇/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痛风患者、肥胖人群(BMI>24)是奶茶的禁忌人群,应完全避免饮用。
针对许多商家宣传的“低卡低糖”“绿色健康”奶茶,栗华认为,这属于宣传概念,许多低糖无糖奶茶,使用果葡糖浆或蔗糖素替代蔗糖,长期摄入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低卡奶茶则靠减少奶量实现(如用茶汤稀释),营养含量骤降,失去奶制品营养价值。此外,上午10:00—11:30是饮用奶茶的最佳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是皮质醇水平下降期,咖啡因提神效果更好,而餐后2小时内与睡前6小时需避免饮用奶茶。
特别提醒
1.细菌滋生风险:奶茶在30℃环境放置超过2小时,菌落总数可超标47倍(尤其含乳制品/水果产品)。解决方案:选热饮(>60℃可抑菌)或全程冷藏,离店后1小时内饮完;
2.脱水危机:咖啡因+高糖加速水分流失,每喝1杯奶茶需额外补水300ml;
3.冷饮刺激血管:快速饮用冰奶茶易引发胃肠痉挛,建议去冰/少冰且小口慢饮。
(厦门晚报记者 吴锡远)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