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上恩施_社会】
云上恩施报道(利川通联记者 周娟 通讯员 丁雪琴 叶立 刘博 向祥)7月5日,湖北民族大学"香韵元堡"实践团队走进"中国大黄之乡"——利川市元堡乡,开展大黄产业实地调研,通过走访政府、企业和农户,深入了解这一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上午,团队来到元堡乡政府,一场关于大黄产业的深度对话徐徐展开。"我们的大黄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产区之一。"政府工作人员介绍道,并表示欢迎大学生们走进乡村,用年轻人的视角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座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大黄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午后阳光正烈,调研团队跟随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在马蹄大黄关键生产技术示范基地,整齐的田垄上,一株株大黄长势喜人。不远处,国药太极大黄GAP种植基地的标识牌格外醒目,这里的每一株大黄都建立了"身份档案",实现全程可追溯。
"现在种大黄可比以前省心多了。"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老农擦着汗说,"公司提供技术指导,还包收购,我家去年光种大黄就收入8万多元。"团队成员认真记录着农户的每一句话,不时蹲下身观察植株长势,用手机拍摄记录。
带队老师表示,后续团队还将走访加工企业,进一步探究大黄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据了解,利川市元堡乡大黄种植历史悠久,其出产的大黄蒽醌类有效成分含量远超药典标准,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2023年,全乡大黄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30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利川大黄以其优良品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目前,当地正着力打造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此次调研不仅为学子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为校地合作助推乡村振兴搭建了新平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