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物种+64!昆明植物研究所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采集标本14000余份

时间: 2025-08-28 19:32:00

8月28日,开屏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担子菌多样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共采集标本14000余份,其中发现了64个新种、1个新亚种、2个新变种、11个中国新记录种。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举世瞩目。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数据,进一步考察和研究青藏高原的真菌资源,是2017年启动的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青藏高原二次科考项目及其他相关研究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攻关团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采集标本14000余份,并针对其中501份标本开展了重点研究,最终界定了37个属的92个物种,包括64个新种、1个新亚种、2个新变种、11个中国新记录种,成立了1个新组和1个新组合,同时归并了5个分类学异名。

该研究发表的新物种,既有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且未被正式命名的,如新裸金钱菌、斑柄丝膜菌、平展丝膜菌、拟皱盖黏柄丝膜菌、云南脐盖菇、中华绒白多汁乳菇、频见多汁乳菇、美丽乳牛肝菌;也有分布范围相对狭窄或与青藏高原特有树木形成高度专性共生关系的稀有物种,如多瓣鸡油菌、高黎贡拟蜡伞、落叶松假齿菌、金囊体乳菇、孤独乳菇、铁杉乳菇、灰盖乳牛肝菌、芳香毛离褶伞、西藏小杯伞。

云南脐盖菇

中华绒白多汁乳菇

斑柄丝膜菌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现,在青藏高原高海拔的亚高山区域,普遍存在与北温带地区共享的物种或其姊妹种,而在中低海拔地区,其物种多具有较强的热带亲缘。进一步研究发现,真菌区系沿海拔梯度的分异程度显著高于沿经度方向的分异,即在真菌物种分布中海拔高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一发现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真菌区系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数据支持。

该研究得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沈研 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