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有一个铁杆兄弟,就是十三阿哥胤祥。不管是在夺嫡之时,还是在雍正即位后,他都是雍正的左膀右臂,不只是给雍正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更是救雍正于水火之中,甚至可以说没有他就,雍正就登不上皇位,就算登上了皇位,也坐不稳当。

而十三阿哥胤祥能给雍正提供这么大的帮助,主要在于他在军中的威信,军权在手,天下就有。除此之外,就是对雍正的真切的兄弟之情、战友之谊,否则就不会如此死心塌地的支持雍正,最终还累死在自己的岗位之上。
而雍正也是非常喜爱自己的这个弟弟,视他为左膀右臂,给予足够的信任,并委以重任。在老十三去世后,雍正更是给予顶级的哀荣,还时常怀念自己这位弟弟。在他众多的兄弟中,也只有老十三和老十七像是雍正真正的兄弟。

康熙皇帝皇子众多,虽然都是一个爹生的,但却不是一个妈,自然也亲疏有别。而雍正和老十三关系如此亲密,他们竟然不是一个妈生的。而和雍正一个妈生的老十四却处处和雍正作对,还是雍正的死对头八爷党的主要成员,二人关系很差。这是为什么呢?最终还要归咎于帝王家的这一项潜规则。

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比较害怕的事情一个是后宫干政,第二个就是党争。如果后宫和前朝联系太过密切,自己被吹着枕边风,前朝官员给自己上着迷眼药,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架空甚至丢了皇位。而本来应该很亲近的儿子们,也得小心翼翼的对待,一旦有个儿子羽翼丰满,又结成势力较强的一党,自己也可能被架空,甚至提前把皇位交出去,能不能善终都不好说。
像康熙皇帝看不出自己的儿子们在夺嫡吗?当然看得出,他其实也乐得自己的儿子们分成若干个团队,互相争取继承人的位子,毕竟是争夺继承人嘛,就要讨好自己。他害怕的是其中一个儿子势力很强,成为天下默认的继承人,进而想提前谋取皇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像康熙这样儿子较多的皇帝一般都用这招,让自己高枕无忧。

就是将儿子从亲生母亲身边夺走,甚至作为宫规。特别是那些地位较低下的妃子是不能抚养自己的儿子的。雍正年幼时,生母德妃地位低下,自己被送给皇后抚养,而后来德妃又生了老十四,地位也升上来了,可以抚养十四阿哥,自然对老十四更加疼爱,这也是为什么老十四和雍正不够亲近的原因。

而十三阿哥年幼丧母,雍正自幼也缺乏母爱,同病相怜的两个兄弟自然就走的近了。由于太子早立,康熙也不想让太子的势力过于强大,有意培养雍正和老十三的关系,从小就安排四阿哥胤禛带着老十三学习,这样产生的情感当然坚不可摧。这样安排下,虽然有血缘关系,但人毕竟是感情动物,当然还会形成亲疏有别的情况。
而八爷一党的老九、老十主要是因为他们家庭中的女人都有郭络罗氏的缘故,从而走到了一起。和自己一个妈生的老十四从小被母亲宠着,和雍正也不是一路人,就表面上成了八爷一党,实质上自己也有夺嫡之心。

虽然这个潜规则影响了封建王朝上千年,可能对维护当朝的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给后代也留下了不小的隐患,从此周而复始成了恶性循环。本来应该相亲相爱的一大家子兄弟,结果为了权力争得头破血流,奈何生在帝王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