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逢春如酒,逢花如露,逢人如玉。东风送寒去,蔚温温香縠。海上三山元似粟。试招来、共藏金屋。与君醉千岁,看人间新绿。”这一首来自千年前的《忆少年・逢春如酒》飘荡在鄱阳湖畔四月的春风里——近日,在江西省鄱阳县枧田街乡牌楼下村,谷雨诗会如期举行。
谷雨诗会是江西省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60多年来,每当谷雨时节,江西各地纷纷举行诗歌创作、朗诵、研讨活动。鄱阳县是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故乡,另一位宋词名家赵彦端也曾在此长居。该县为鼓励深度融合历史积淀与时代创新的文艺精品创作,将谷雨诗会、传统文化资源与枧田街乡千年苦槠林生态景观结合在一起,举办鄱阳谷雨·苦槠林诗会。
四季常青的苦槠林,苦槠花飘飘洒洒落下,千年文脉在配乐朗诵声中徐徐舒展。苦槠树曾是当地人的“救命树”,苦槠籽可以磨成豆腐充饥,如今,绵密弹嫩的苦槠豆腐成了游子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苦槠林也成了诗意的摇篮。
牌楼下村位于徽饶古道上,曾有宋皇室支脉居住,《赵氏宗谱》记载“赵氏曾居饶州东门吊桥,后迁居邾田”。村里至今留存有“皇姑阙”与望阙亭等遗迹。
《苦槠林:为一首诗的出现做足了候场》《枧田街·谷雨谣》……一批由当地文化界、文学爱好者创作的精品新诗在此次诗会涌现,不仅展示了鄱阳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写出了新时代的豪情与乡愁。
(本报记者 李玉兰 王洋 胡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