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陆春祥:过胥岭

时间: 2025-04-12 07:06:00

周五傍晚,刘建钟电话打来,问我在不在书院,说周日去胥岭看油菜花,中午到他老家吃中饭。一听胥岭,我在《富春江传奇志》中写到过有关于伍子胥避难的故事,瞬间答应:在,好!

陆春祥书院距胥岭四十多公里,一小时车程。车沿富春江边开,导航指示从建德乾潭方向进入,那片高山油菜花梯田在胥岭近山顶处,属建德地界。

山间的柏油路两边,现在是最漂亮的季节。路常随河道弯曲地延伸着,不时有田野出现,村庄随之闪入眼帘,满目青翠中夹杂着各种色彩。村庄有连片的,也有几户人家散落在山脚的,大多为两三层现代楼房,米黄色墙砖,看起来如别墅一般,少数白(黄)墙黑瓦的泥房倒成了参差的点缀。

很快到达胥岭山脚。两千五百年前,伍子胥从楚国逃出,一路避难,他从长兴进入分水,过雪峰岭,遇大雪,在山顶迎雪舞剑,即欢喜而歌舞,那岭叫歌舞岭。歌舞岭与胥岭,相距十里左右。胥岭一边属桐庐,一边属建德,伍子胥在胥岭的两边都住过。他住过的地方,都叫子胥村。伍子胥从桐庐这一边上山,再从建德那一边下山,此山就叫胥岭。

本文作者 摄(下同)

迎面扑来成群的野花、招摇的桃花与樱花。在胥岭的中心地段,我们停下车,看那些层层叠叠的油菜花。说实话,油菜花看两眼就过去了,我主要还是体验一下这里的环境,听听鸟鸣,看看胥岭的云影。我与雷国兴、石樟全兄及刘建钟、何小华一起,沿着古道往村庄走。有不少房子改成了民宿,油菜花田就密密地散布在脚下,花丛里的蜜蜂嗡嗡嗡声音不小。

遇一正好去亲戚家包清明粿的大姐,问她知不知道伍子胥,她一脸害羞,说不知道。她是从山背面的桐庐潘畈嫁过来的,已经四十多年了,一儿一女,儿子在杭州三墩工作,女儿在桐庐县城开店。

再遇一年轻女子,带着几个孩子在玩。问她哪里人,答是河北人,丈夫是湖北人,他们就定居在胥岭村。为什么会来此定居?女子答:来胥岭的朋友处玩过一次,就决定留下了。租一个房子,每年租金五千多元,两个孩子在村小学读书。知道伍子胥的故事吗?女子答:知道一点。有做什么生意吗?女子答:没做,就这么生活,胥岭很安静,你看,九十多岁的老爷爷还在田地里干活呢。

我感叹,伍子胥实在离我们很近又很远,他那些复仇故事,关心的人喜欢,不关心的人很无所谓,或许,这就是现代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不过,眼前的胥岭倒真是一方隐逸之佳处。而到达山顶,海拔一千米处,看那建德桐庐两县交界处山顶的“天池”,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这一湾水,集雨面积只有0.04km2,实际上是个高坝山塘。高坝的两边,一边是建德,一边为桐庐,它的牌子上写着:胥岭头山塘工程。池虽小,却是胥岭400余口人、250亩山田的救命水。我眼中,高天下的池就是天池。天池最深处,应该有十几米,天池碧绿如玉。

天池旁,一间石头亭子肃立着,亭里面的石碑上写着“胥峰亭”。以前,这应该是个风雨亭,供行路人歇脚或过夜,现在设亭只为纪念。伍子胥当年经过此处,不知道有没有亭子,不过,他的心情一定不错,逃过了追兵,此地有山泉与梯田,林深山峻,是个休养的好去处。伍子胥的满腔仇恨,被眼前的山水迅速化解。

天池旁,有一棵千年银杏,已经一半枯萎。我猜测,那银杏旁,原先或许就是一座老屋,或者是一座寺庙。桐庐建德一带,流传着伍子胥的许多故事,也建有不少伍子胥的庙宇。在此胥岭顶上,有一座子胥庙,过往行人与客商进庙拜祭,心理上顿时获得了极大的安慰。

伫立岭顶,遥看歌舞岭方向。群山环抱中,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袖珍小村叫阳田村,三十年前,曾是浙西最贫穷的乡村之一,但那里走出了赖梅松、陈德军、聂腾飞与聂腾云兄弟、张小娟等中国快递界的名人。而今的阳田村是非常富有的村庄。赖梅松曾和我说他喜欢树,看见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他读小学时,每天在山路上来回要走两个小时,只有树在陪伴他,树就是他亲密的伙伴。

将下胥岭,回望山顶天池,池旁那棵老松,虬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天池的水面,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