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贵州大学“筑梦当下·智库黔行”“博士村长”团队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周少奇教授的率领下,深入毕节市金沙县,开展了一场为期9天的深度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紧扣“乌江源头水环境保护与农村环境治理”的主题,为金沙县乌江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团队在毕节市金沙县岚头镇高果村调研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走访了金沙县24个街道及乡镇,对44个县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研。同时,他们还深入化觉镇、岚头镇、安底镇等地,全面了解农村生活污水和养殖粪污的治理现状。通过实地考察、水质采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团队对水源点的水质状况、保护设施、监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调研结果显示,金沙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整体保持良好,但保护设施不足、生态修复滞后、监测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水源地周边缺乏必要的隔离防护和人工湿地等净化设施,面源污染风险较高。此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也存在明显短板,80%以上的村庄缺乏系统的污水收集管网,导致生活污水直排或简易渗漏,对村民健康和水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养殖粪污处理工艺落后,处理效果不佳,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团队调查水源点现状
针对这些问题,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团队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环境工程、生态修复、智慧监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撰写《金沙县乌江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调查报告》,为金沙县提供科学可行的治理建议。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团队成员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担当。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持续关注乌江流域的生态治理情况,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团队走访岚头镇和平村村委会
金沙县相关部门和村民对贵州大学“博士村长”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团队的调研活动为金沙县水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打造“乌江源百里画廊”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约通讯员 王艳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