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六个联合国中文日来临之际,鞍师国际教育学院在国际汉语言文化中心(安乐哲工作室)举办“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主题文化活动。

鞍山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鞍山师范学院国际汉语言文化中心与安乐哲工作室自2023年成立以来,已成为汇聚中外学术资源、推动文明互鉴的前沿阵地,不仅搭建了学术讲座、研讨交流的思想平台,通过非遗体验、书法工坊、传统节日庆典等沉浸式活动,让汉学研究走出书本,让中国文化触手可及。希望中外学子珍惜这份“跨越时空的礼物”,让中文成为观察中国的窗口、对话世界的纽带。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鞍山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安乐哲教授通过视频向本次活动发来祝福。安乐哲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汉字的悠久历史,指出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应该通过汉语文化体系来讲述,从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他鼓励各国青年深入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用中文来讲述中国故事。
活动以“穿越时空”为主线,设置“认知篇”与“体验篇”两大篇章。中外师生齐聚一堂,在经典诵读、文化体验与思想碰撞中,追溯汉字的起源,共同探索中文的千年智慧与现代魅力,共同搭建语言互通、文化互鉴的桥梁。

来自鞍山师范学院友好院校的学生们也以录制视频的方式参与了本次活动。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的杨杰鹏通过例子解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深刻含义。来自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大学的罗妮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为例,指出在生活中要学会善良和成全,多帮助他人、做好事。通过留学生们的分享,表现了《论语》对当代年轻人的引领和影响,展现了中国哲学强大的生命力。


在兰芳书场,“五感沉浸,文化共生”环节以四场文化活动的形式展开。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茶席上,鞍山师范学院张晓峰教授以谷雨新茶为引,演示茶道“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等技法。通过茶道的礼仪与哲学,大家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涵。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国际教育学院王卉副教授带领同学们共同参与了题为“谷雨—雨生百谷”的汉字溯源活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书法体验区墨香四溢,书法专业的大学生为留学生们示范篆、隶、楷三体,指导他们如何运笔、布局,将诗句中的情谊与祝福融入笔墨之中。

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古筝以其音色清脆悦耳,被誉为“东方钢琴”。来自音乐学院弦乐团的姑娘们,让一首首中国古典乐曲在指尖流转,山水意境跃然弦上。留学生们纷纷尝试拨动琴弦,感受音乐与中国文化的完美融合。

留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通过经典诵读、文化体验等形式,留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文作为“穿越时空的礼物”的独特价值。中文,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成为促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纽带。全媒体记者 沈璐佳
